市教委主任周亚明:教育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将发挥积极作用
编辑:樊华 | 栏目:市场行情 | 来源:东方网 | 发布时间:2024-05-11 14:24 阅读量:19897
新民晚报讯昨天,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做客2024上海“民生访谈”节目时认为,无论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是科创中心建设,核心是人才,基础在教育。上海高校集聚着8万名左右教师和80万名左右思维活跃的大学生,是支撑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。在科创中心过去十年的建设过程中,上海高校作出了显著的贡献。面对新发展要求,上海高校将重点做好两项工作,力争取得更大的突破。
一方面是不断加强基础研究。比如,试点建设上海基础研究高地,先期在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相辉研究院、思源研究院,希望集聚一批4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为主体的基础研究人员,开展高风险、原创性、长周期基础研究,专注探索人类未达之境,力争产出原创性、变革性、颠覆性重大研究成果。此外,上海高校正在积极推进AI for Science,利用AI手段推动基础研究范式变革,以AI赋能各个学科。比如,复旦大学要开设百门AI精品课程。除了AI for Science,还提出AI for Social Science,这就是一个新的工具,也有很多大模型的基础,将会推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的改变。
另一方面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。要积极推动高校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,聚焦前沿领域和产业发展需求,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,前瞻布局未来学科。对于很多未来学科,一定要有敏感性,为学生提供更多供给。还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专业、新增紧缺学科专业,调减和撤销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等。同时,在人工智能领域探索开展超常规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,在产业创新一线培养一流人才,希望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水平创新人才。
周亚明透露,近年来,上海持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,不少高校基础研究成果获得转化,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年度合同额达到100亿左右。同时,本市布局建有1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,“大零号湾”“环上大科技园”等环高校创新集聚区已初见成效。近期,市教委正在积极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科技园改革各项工作,进一步推动大学科研创新体系变革,推动环高校创新集聚区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“核爆点”。
同时,本市推动高校在科研体制、人事制度、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,形成“愿干、敢干、能干、能干成”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氛围和生态体系。目前本市15所高校正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工作,其中部分高校还在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全部所有权赋权改革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热门推荐
- “最”眼看经济:活力足动力强潜力大
- 聚焦——数字8226;互联8226;智造第十三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
- 夏天近在眼前!上海本周开启连晴模式xA0;出行洗晒皆适宜
- 跨越千里,蓉沪工业元宇宙迎来产业共振——成都城市机会清单活动在上
- “理响中国·讲好‘中国式商量’故事”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聚焦贵州三种
- 湖北恩施硒茶远赴厦门茶博会续写“山海之约”
- 培养“小外交家”的摇篮,2024“友谊使者”储备营举行开学典礼
- IPO雷达|飞速创新IPO终止!99%主营收依赖境外市场,外协生
- 南财有“数”⑦|外资十强扫描:粤苏沪浙竞逐引资高地,三大结构特征
- 光伏行业巨头“抱团取暖”,通威股份牵手隆基绿能签391亿长单
- 高柏资本第六支创投基金完成设立备案及资金实缴首期规模5010万元
- 市教委主任周亚明:教育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将发挥积极作用
- 专访BSI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Tatiana:倡导减塑以实现水资源
- 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到黄山开展“科普进校园”宣讲活动